搖裔
成語(Idiom):搖裔
發音(Pronunciation):yáo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家族或血脈的后代子孫中,有出人頭地的人,也指家族昌盛的后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搖裔一詞源自《左傳·莊公十三年》:“子產既沒,無子,齊人欲立之。子產曰:‘余若可以搖裔,則當立;余若不可以搖裔,則勿立。’”意為子產若能有出人頭地的后代子孫,就可以立為繼承人;若不能有出人頭地的后代子孫,就不要立他。后來,搖裔逐漸演變為指家族或血脈的后代子孫中有出人頭地的人,也指家族昌盛的后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搖裔一詞多用于夸獎某個家族或血脈的后代子孫中有出人頭地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家族的后代子孫昌盛興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搖裔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子產是春秋時期齊國的一位賢臣,他沒有兒子,齊國的人民希望他能立兒子為繼承人。子產則說:“如果我能有出人頭地的后代子孫,就可以立為繼承人;如果不能有出人頭地的后代子孫,就不要立我。”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搖裔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為“搖裔”,沒有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家族中搖裔的代表,一直以來都是大家的驕傲。
2. 這個家族的后代子孫中搖裔輩出,成就非凡。
3. 這個家族搖裔昌盛,代代都有出人頭地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搖裔”記憶為一個家族的樹木在風中搖擺的形象,表示這個家族的后代子孫中有出人頭地的人,家族昌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左傳》中的其他故事,了解春秋時期的歷史背景和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爺爺是我們家族的搖裔,他在我們家里非常有威望。
2. 初中生:這個家族的搖裔輩出,代代都有出人頭地的人,真是令人敬佩。
3. 高中生:搖裔不僅是一個家族的榮耀,也是對一個人的能力和貢獻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