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贊
基本解釋
贊嘆,贊美。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丁前溪》:“天明,付之金,不受;強付,少年持入。俄出,仍以反客…… 丁 嘆贊而別。”
嘆贊(tàn zàn)
發音:tàn zàn
基本含義:對某人或某事表示贊賞、敬佩或稱贊。
詳細解釋:嘆贊是由“嘆”和“贊”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表示對某人或某事感到贊嘆、敬佩或稱贊。它通常用于表達對某人的才能、品德、成就等方面的高度評價。
使用場景:嘆贊可以用于各種場合,如表揚他人的優點、贊美他人的成就、感嘆某人的才華等。它可以用在口語、書面語以及各種正式和非正式的場合中。
故事起源:《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齊國有一位名叫孟嘗君的賢臣,他非常聰明能干,深受齊襄公的賞識。有一次,襄公問孟嘗君:“你是如何得到這么多人的贊賞和敬佩的?”孟嘗君回答說:“我只是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沒有其他的秘訣。”襄公聽后非常嘆服,贊嘆道:“真是令人嘆為觀止。”這個故事成為了“嘆贊”的起源。
成語結構:嘆贊是由形容詞“嘆”和動詞“贊”組成的,形容詞位于前面,動詞位于后面。
例句:
1. 他的演講真是令人嘆贊,大家都被他的才華所折服。
2. 這個項目的成果令人嘆贊,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評價。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嘆贊”。可以將“嘆”字想象成一個人在看到令人驚嘆的事情時,發出一聲嘆息,表示贊賞和敬佩。
延伸學習:可以學習其他與贊賞和敬佩相關的成語,如“贊不絕口”、“贊嘆不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講課真好,我對老師的教學水平嘆贊不已。
2. 初中生:他的畫技真的很好,我對他的繪畫才能嘆贊不絕。
3. 高中生:她的成績一直很優秀,我對她的學習態度嘆贊不已。
4. 大學生:他的演講能力真是令人嘆贊,我非常佩服他的口才。
以上是關于“嘆贊”的學習指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