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祖
基本解釋
列祖。《管子·侈靡》:“祀譚次祖。” 尹知章 注:“譚,延也。國敗絶祀之事,延及次相。” 于省吾 《雙劍誃諸子新證·管子二》:“注謂‘延及次祖’,是讀‘譚’為‘覃’,訓(xùn)延也。‘次祖’猶言列祖。《呂氏春秋·季冬》‘次諸侯之列’注:‘次,列也。’《晉語》‘失次犯令死’注:‘次,行列也。’然則‘祀覃次祖’,即祀延列祖也。”一說,次祖者,即趑趄、次且、次雎。見 郭沫若 等《管子集校·侈靡》。
成語(Idiom):次祖(cì zǔ)
發(fā)音(Pronunciation):cì z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祖父的父親,也用來比喻地位高、年紀大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次祖是指祖父的父親,是家族中上一輩的長輩。在現(xiàn)代漢語中,次祖也常用來比喻地位高、年紀大的人,表示對其尊敬和敬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次祖這個成語多用于敘述家族關(guān)系或者描述地位高的人。在正式場合或者文學(xué)作品中,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的地位高、年紀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七年》中有一則故事,當(dāng)時魯國的昭公去世,他的兒子季歷繼位,季歷的祖父季孫對他說:“吾聞之,天子,責(zé)有次祖,諸侯,責(zé)有次父。子其視之!”,意思是說天子有次祖的責(zé)任,諸侯有次父的責(zé)任,你要好好尊敬我這個次祖。從此,次祖這個詞就被引申為地位高、年紀大的人。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次(cì):指次序、次數(shù);祖(zǔ):指祖父的父親。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們家族的次祖,地位非常崇高。
2. 這位老師是我學(xué)校的次祖級人物,大家都對他十分尊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次祖”與“次數(shù)”和“祖父”的發(fā)音進行聯(lián)想,幫助記憶。同時,可以想象一個家族中地位崇高、年紀大的人,來幫助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tǒng)的家族制度和家族文化,了解家族中各個輩分的稱謂和地位關(guān)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我家的次祖爺爺今年已經(jīng)80歲了。
2. 初中生:這位老師是我們學(xué)校的次祖級人物,大家都很尊敬他。
3. 高中生:他是我們家族的次祖,家族中的地位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