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恭
成語(Idiom):足恭(zú gōng)
發(fā)音(Pronunciation):zú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態(tài)度非常恭敬,非常謙虛。形容對人或事非常恭敬謙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足恭是由“足”和“恭”兩個字組成的,其中,“足”表示非常,十分之意,“恭”表示恭敬,謙虛。這個成語表示對人或事物非常恭敬,態(tài)度十分謙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足恭常用于形容人對長者、上級、師長等表示極高的尊敬和恭敬。也可用來形容對他人的意見或批評持謙虛態(tài)度,虛心接受并改正錯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jù)說,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昭公二十六年》。當時,魯國的昭公被楚國打敗,昭公非常傷心,他認為自己對不起國家和百姓,于是下令讓大家不要為他舉行任何葬禮,只要他死了,就把他的尸體直接扔進大海里。當時,昭公的臣子孔子非常敬重昭公,但是他非常恭敬,不敢違背昭公的遺愿,所以他沒有為昭公舉行任何葬禮。這個故事說明了足恭的含義,即對長者或上級的極高尊敬和恭敬。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足恭的結(jié)構(gòu)是“足+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學生們對老師非常足恭,從不敢有絲毫不敬之意。
2. 他在工作中對待每一個任務都足恭,非常謙虛。
3. 他在面對批評時總是足恭,虛心接受并改正錯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足”字理解為“非?!钡囊馑?,將“恭”字理解為“恭敬”的意思,結(jié)合故事起源中孔子對昭公的敬重和恭敬,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恭敬、謙虛相關(guān)的成語,如“恭維”、“虛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對老師足恭地鞠躬表示感謝。
2. 初中生:同學們都對班主任足恭,從不敢有不敬之意。
3. 高中生:在面試時,我對面試官足恭地回答問題,表現(xiàn)出了我對這份工作的真誠和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