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身非木石
發音(Pronunciation):shēn fēi mù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感情豐富、有血有肉,不是冷漠無情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有感情、有血有肉,不是冷酷無情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待事物或他人時,有情感、有同情心、有溫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魏世家》記載,戰國時期,魏國有一位名叫曹沫的人,他為人剛正不阿,有原則,不會隨波逐流。有一次,齊國派人來魏國拉攏他,希望他能背叛魏國。曹沫堅決拒絕了他們的請求,并用“身非木石”來形容自己的態度,表示自己不是沒有感情的冷血動物。這個成語就這樣流傳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謂語 + 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看到了一個受傷的小狗,立刻沖上前去幫助,身非木石。
2. 這個故事讓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身非木石。
3. 在困難時期,他始終堅持為他人著想,身非木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身非木石”拆分成“身”、“非”、“木”、“石”,并與含義聯系起來記憶。比如,“身”代表人體,表示有血有肉;“非”表示不是;“木”和“石”代表沒有感情、冷漠無情。通過拆分和聯系,可以更容易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情感、同情心相關的成語,比如“痛心疾首”、“心如刀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看到路邊有只受傷的小鳥,我趕緊去撿起來,身非木石。
2. 初中生:我在電影中看到主人公受傷了,我感到很難過,身非木石。
3. 高中生: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求助的帖子,我立刻捐款幫助他,身非木石。
4. 大學生:我在社區看到一位老人摔倒了,我趕緊上前扶起他,身非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