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形
成語(Idiom):忘形
發音(Pronunciation):wàng x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因為興奮或激動而失去理智、忘記自己的行為舉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當人們遇到非常喜歡的事物或者處于極度興奮的狀態時,往往會因為激動而忘記自己的行為舉止,甚至失去理智。這種情況下,人們就會用“忘形”來形容這種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在歡樂、喜悅、激動等情緒下,人們失去理智、舉止失常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在某種情況下舉止不當,失去應有的自制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的是漢朝時期,司馬相如以才華出眾而被當時的皇帝寵幸。有一次,司馬相如在宮廷中表演琴技,由于琴聲悠揚動聽,他自己也被琴曲所感動,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完全沉浸在音樂之中,忘記了自己的行為舉止。這個故事中的情景就是“忘形”的典型表現,因此成為了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忘形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忘”是動詞,“形”是名詞。兩個字的結合表示一個整體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演唱會上的表演非常精彩,觀眾們都忘形了,尖叫聲不絕于耳。
2. 小明考試取得了滿分,他高興得忘了自己的名字,忘形地跳了起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忘形”與興奮、失去理智的情緒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形象的場景,如想象一個人在興奮得臉紅心跳、手舞足蹈的狀態,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忘形”相關的成語,如“興高采烈”、“失態”等,以擴展對情緒表達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游樂園里玩得太高興了,都忘形了,把玩具都弄丟了。
2. 初中生:當老師告訴我們考試成績時,全班同學都忘形了,興奮地互相慶祝。
3. 高中生:在比賽中,隊員們打出了出色的表現,觀眾們也忘形地為他們加油助威。
4. 大學生:在演唱會上,歌手的精彩演唱讓全場觀眾都忘形了,尖叫聲不斷。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忘形”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