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格
基本解釋
同“ 尸格 ”。《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照例相驗,填了尸格回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六回:“﹝知縣﹞回到衙門,把兇刀和尸格一對,竟是一絲不錯的。”
驗尸單格。也稱驗狀、尸單。《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若不見貼骨傷痕,兇手怎肯伏罪?沒有尸格,如何申得上司過?”《紅樓夢》第八六回:“知縣查對尸格相符,早知書吏改輕,也不駁詰。”
成語(Idiom):尸格
發音(Pronunciation):shī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死后的遺體形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尸格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尸指人的遺體,格指形態、樣子。尸格形容人死后的遺體形態,多用來形容人死后的姿態或形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尸格這個成語常用于文學作品、詩歌、小說等藝術領域。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形象或外貌在某種情況下變得非常糟糕或可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尸格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朝宋梁時期的文學作品中,如《南史·梁武帝紀》中有記載:“亦未嘗見尸格如此。”意思是形容某人死后遺體的形態非常特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尸格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長期患病,死后的尸格十分憔悴。
2. 這個恐怖片里的尸格形象讓人毛骨悚然。
3. 他們在畫室里擺放了幾具尸格,以便學習人體結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尸格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尸體(尸)的形態(格),并將其與成語的發音“shī gé”進行聯想,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尸體的相關知識,如尸體解剖學、尸體保存技術等,可以深入了解尸體在不同文化和宗教中的處理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在博物館里看到了一具尸格,它的樣子很可怕。
2. 初中生(14歲):這部恐怖電影里的尸格讓我感到非常恐懼。
3. 高中生(17歲):他在考試前熬夜復習,看起來像個尸格一樣疲憊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