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郎
基本解釋
(1).文散官名。 隋 置,取 北齊 征文學之士充文林館之義。歷代因之。見《通典·職官十六》、《續通典·職官十六》。
(2).一種梨的別名。 蒲中 產好梨,傳說 唐太宗 時有鳳棲于梨樹上,后所產梨,果肉細膩,紅頰玉液,因名鳳棲梨。至 宋 ,另有一家獨出一種,備眾梨之美,又超過了鳳棲梨。其人嘗進獻,得官文林郎,因以為名。見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
成語(Idiom):文林郎
發音(Pronunciation):wén lín l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有才華、有文化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文林郎是由“文”、“林”和“郎”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文”指的是才華、文化,“林”指的是茂盛的樹木,引申為人才聚集的地方,“郎”指的是男子。文林郎的基本含義是指有才華、有文化的人,特指在文化領域有出眾才華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文林郎通常用來形容在文學、藝術、學術等領域有出色表現的人。可以用來稱贊一個人在文化素養方面非常高,具備卓越的才華和知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文林郎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的文學家陸游。陸游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詞人,他的文學才華和學識廣博被譽為“文林郎”。陸游的詩詞作品充滿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因此被后人稱為“文林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文林郎的結構是由三個字組成的,分別是“文”、“林”和“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真正的文林郎,不僅在文學方面有出眾的才華,還精通音樂和繪畫。
2. 這位年輕的作家被譽為文壇的新秀,是當代的文林郎。
3. 這個學生在各個學科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可真是個文林郎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文林郎”??梢韵胂笠粋€郎字穿著文化衫,站在茂盛的樹林中,展示他的才華和文化。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更多有才華、有文化的人物,如古代文學家、藝術家、學者等。
2. 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文化人”、“才子佳人”等。
3. 閱讀相關的文學作品,如古代詩詞、小說等,了解文化的魅力和藝術的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畫畫,我想成為一個文林郎。
2. 初中生:我爸爸是一位作家,寫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他是一位真正的文林郎。
3. 高中生:我媽媽是一位知名的音樂家,她在音樂領域有很高的造詣,是一位文林郎。
4. 大學生:我正在攻讀文學專業,希望將來成為一位有影響力的文林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