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tiān zhū dì miè ㄊㄧㄢ ㄓㄨ ㄉㄧˋ ㄇㄧㄝ ˋ天誅地滅(天誅地滅)
◎ 天誅地滅 tiānzhū-dìmiè
[stand demmed by God;maybe excuted by heaven and destroyed by earth] 受老天的誅伐、大地的滅絕
我便天誅地滅,你又有什么好處。——《紅樓夢》
詞語解釋
tiān zhū dì miè ㄊㄧㄢ ㄓㄨ ㄉㄧˋ ㄇㄧㄝ ˋ天誅地滅(天誅地滅)
為天地所誅滅。意思是天地所不容。多用于發(fā)誓、詛咒語中。 宋 朱暉 《絕倒錄》:“不使丁香、木香合,則天誅地滅。”《水滸傳》第四五回:“如有毫釐昧心,天誅地滅。”《紅樓夢》第四七回:“我要日久變心,告訴人去的,天誅地滅!” 洪深 《趙閻王》第三幕:“別忙,總有報應(yīng)的時候,雷打火燒,天誅地滅!”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天誅地滅
成語(Idiom):天誅地滅
發(fā)音(Pronunciation):tiān zhū dì m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罪惡極大,應(yīng)受到天地的懲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誅地滅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用來形容某人或某事的罪惡程度極大,罪惡之重應(yīng)該受到天地的毀滅性懲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誅地滅常用于形容極其惡劣的行為或罪行,用來強調(diào)對其的極端譴責和懲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封神演義》。故事中,商朝的國師姜子牙被封為天師后,他預言了周朝的崛起和商朝的滅亡。商朝的國君紂王十分憤怒,派人去殺害姜子牙。然而,姜子牙卻化身為鬼神,天地為之變色,雷電交加,地動山搖,最終紂王遭到了天地的懲罰,國家滅亡。因此,天誅地滅成為了形容極惡之人應(yīng)受到天地懲罰的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誅地滅由“天”、“誅”、“地”、“滅”四個字組成,形象地描繪了天地懲罰罪人的場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貪官污吏罪大惡極,應(yīng)當天誅地滅。
2. 這個瘋狂的殺人犯罪行極其殘忍,應(yīng)該遭到天誅地滅的懲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成語拆分為“天”、“誅”、“地”、“滅”四個部分,想象天地懲罰罪人的場景,有助于記憶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成語相關(guān)的故事和典故,可以深入理解成語的含義和用法,豐富自己的中文知識儲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偷了同學的鉛筆盒,我覺得他應(yīng)該天誅地滅。
2. 初中生:這個考試作弊的學生真可恥,應(yīng)該天誅地滅。
3. 高中生:這個貪污受賄的官員罪惡滔天,應(yīng)該天誅地滅。
4. 大學生:這個惡意誹謗他人的網(wǎng)絡(luò)暴民應(yīng)當受到天誅地滅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