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茍且之心
發音(Pronunciation):gǒu qiě zhī x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了暫時的利益或生存而采取茍且、急功近利的心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茍且之心是指一個人為了自身的暫時利益或者生存需要而放棄原則、急功近利的心態。這種心態往往是缺乏追求和毅力的表現,對于個人和社會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茍且之心常用于描述那些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顧長遠發展的人或行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追求短期利益、不顧原則的人。也可以用來警示自己不要陷入急功近利的心態,要有遠大目標和毅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茍且之心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項羽本紀》。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在與劉邦爭奪天下的過程中,曾經有一次與劉邦會面。當時,項羽問劉邦是否愿意與他共同分割天下,劉邦回答說:“我不為茍且之心。”這句話意味著劉邦不會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棄原則和長遠發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茍且之心是由三個詞組成的成語,每個詞的意思是:茍且(急功近利)+ 之(的)+ 心(心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茍且之心使得他在事業上一直沒有取得更大的突破。
2. 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棄原則,要遠離茍且之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茍且之心”與急功近利的心態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為了吃到眼前的一塊蛋糕而不顧長遠發展的形象,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急功近利”、“獲得者”等,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沒有茍且之心,每天都認真學習。
2. 初中生:為了高考的好成績,我決不能有茍且之心。
3. 高中生:眼前的利益不能讓我放棄自己的夢想,我要遠離茍且之心。
4. 大學生:面對就業壓力,我們要有毅力和追求,不要陷入茍且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