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行
成語(Idiom):徒行
發音(Pronunciation):tú x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徒步行走,沒有交通工具可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徒行是由“徒”和“行”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徒指步行,行指行走,徒行的意思是指人們只能徒步行走,沒有其他交通工具可用。這個成語形容交通不便,無法乘坐車輛或其他交通工具,只能靠自己的雙腳行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徒行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交通不便的情況,例如在山區、荒漠地帶或者交通堵塞的情況下,人們只能徒步行走。也可以用來比喻某種情況下缺少有效的工具或方法,只能采取原始的、低效的方式解決問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徒行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先秦諸子百家集》中的《莊子·秋水》一篇中。文章中描述了一個人走在一條狹窄的山道上,他原本騎著馬,但是馬病倒了,他只能徒步行走。這個故事形象地表達了徒行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徒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交通堵塞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徒行去上班。
2. 在山區,人們常常只能徒行才能到達目的地。
3. 這個地方沒有公交車,我們只能徒行去購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徒行”與“步行”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因為“徒行”就是指步行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的交通發展歷史,了解中國各個地區的交通特點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情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住在山上,每天都要徒行上學。
2. 初中生:交通堵塞的時候,我們只能徒行去參加活動。
3. 高中生:在偏遠的地方,人們只能徒行去采購生活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