寤言
成語(Idiom):寤言
發音(Pronunciation):wù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寤言指的是清醒地說話,不迷糊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寤言源自《左傳·文公十四年》:“寤言不忍,忍言不寤。”意思是說清醒的人應該說出自己的意見,不應該忍住不說;而忍住不說的人則是不清醒的人。這個成語強調了說話要直言不諱,不迷糊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寤言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言辭中表達自己的意見時非常清醒、堅定和直接。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關鍵時刻勇敢地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不畏懼他人的反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寤言的故事起源于戰國時期的齊國。當時,齊國的君主齊宣王曾經問他的大臣們:“我為什么要任命你們為大臣?”大臣們紛紛回答:“陛下您聰明睿智,我們愿意為您效力。”唯獨一個叫孟嘗君的大臣回答說:“陛下,我不知道。”齊宣王聽后非常高興,認為孟嘗君是一個真誠坦率的人,于是任命他為大臣。后來,孟嘗君以其直率的性格著稱,成為了齊國的重要人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寤言是一種坦誠直言的品質,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寤言由兩個詞組成,寤和言。寤的意思是清醒、醒悟,言的意思是說話、表達。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會議上寤言直諫,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
2. 她寤言不忍,勇敢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寤言與“清醒的言語”聯系起來,寤意為清醒,言意為言語,通過聯想記憶,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和了解其他與直言不諱相關的成語,如“直言無諱”、“直抒胸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在班會上寤言,告訴同學們要珍惜時間。
初中生:老師問我們對這個問題有什么看法,我寤言提出了我的觀點。
高中生:面對困難,我寤言堅定地表達了我要努力奮斗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