搝揭
成語(Idiom):搝揭
發音(Pronunciation):qū ji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物被揭露出真相,無處可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搝揭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搝”讀作qū,意思是被暴露、揭露,而“揭”讀作jiē,意思是揭開。搝揭的基本含義是指人或物被揭露出真相,無處可逃。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犯罪分子被警方揭發,或者騙子被揭穿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搝揭這個成語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種場景中使用。例如,當有人做了壞事而被揭發時,可以使用搝揭來形容這個情況。另外,當一個人的秘密被揭露出來,喪失了隱私和逃避的機會時,也可以使用搝揭來描述這種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搝揭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中國。傳說有一個名叫李逵的英雄人物,他是宋朝時期的一位軍隊將領。李逵在軍隊中有很高的威望,但是他卻經常做一些不正當的事情,比如貪污受賄、虐待百姓等。有一天,有人揭發了他的罪行,李逵被迫接受了審判,最終被判處死刑。自此以后,搝揭這個成語就被用來形容人或物被揭露出真相,無處可逃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搝揭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搝”和“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騙局被揭穿后,他再也無法逃脫搝揭的命運。
2. 這個腐敗官員終于被搝揭出來了,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住搝揭這個成語,可以將其拆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搝”和“揭”。可以聯想到“搏斗”和“揭開”的意思,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有趣的成語,了解它們的故事起源和用法。同時,你也可以嘗試使用成語來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偷了我的鉛筆,被老師搝揭了出來。
2. 初中生:那個學生作弊被班主任搝揭了,大家都很氣憤。
3. 高中生:他的不良行為終于被校長搝揭了,受到了嚴厲的處罰。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貪污行為終于被媒體搝揭了出來,引起了公眾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