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事
基本解釋
往事?!?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賈誼傳》:“夫三代之所以長久者,其已事可知也。” 顏師古 注:“已事,已往之事。” 清 錢謙益 《<兵略>序》:“以 漢 唐 之已事徵之, 永壽 、 延熹 之間,用 皇甫規 、 張奐 、 段熲 為將帥,所向剋捷?!?/p>
成語(Idiom):已事
發音(Pronunciation):yǐ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已經發生的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已事指已經發生過的事情。用來指已經過去的事情,表示不能改變或回避的現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口語和書面語中,可用于描述已經發生的事情,強調事實已經無法改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已事起源于《左傳·閔公三十年》:“已事之不可改也,不亡者,天乎?”故事中,閔公問左徒:“已事之不可改也,不亡者,天乎?”左徒回答:“已事之不可改也,不亡者,天也?!贝斯适卤磉_了已經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的道理,于是形成了成語“已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已事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件事已經是已事了,我們無法改變。
2. 他不愿再提及已事,因為已經過去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已事”拆分為“已”和“事”兩個部分記憶。同時,可以想象已經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就像已經過去的事情一樣,無法再回到過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和文章來進一步理解和應用已事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昨天考了一場糟糕的考試,但已事已經發生了,我只能努力學習下次考得更好。
2. 初中生(13-15歲):他們之間的爭執已事已經過去了,他們應該互相原諒,重新開始。
3. 高中生(16-18歲):我已經錯過了機會,已事無法挽回,但我會從中吸取教訓,不再犯同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