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賴
基本解釋
(1).強取于人或死不認賬。 元 關(guān)漢卿 《救風(fēng)塵》第四折:“酒和羊車上物,大紅羅自將去。你一心淫濫無是處,要將人白賴取。”《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當(dāng)時賺得文書到手,把來緊緊藏在身邊暗處,卻待等他再來纏時,與他白賴。” 茅盾 《子夜》四:“他自己也放印子錢,怎么我放的債就讓鄉(xiāng)下人白賴呢!”
(2).訛詐;冒認。 元 張國賓 《薛仁貴》第四折:“您孩兒跨海征 遼 ,曾立下五十四件功勞,爭些兒被總管 張士貴 白賴去了。”《水滸傳》第四九回:“我家昨夜自射得一個大蟲,如何來白賴我的。”《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僉憲獨自算了一回。他起初打白賴之時,只説 張貢生 會意,是必湊他的趣。”
成語(Idiom):白賴
發(fā)音(Pronunciation):bái l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不勞而獲,無功而受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賴是由“白”和“賴”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白”表示空白、無功,沒有做任何努力;“賴”表示依賴、享受。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不勞而獲,沒有付出任何努力卻得到了好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賴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那些不努力工作卻想要享受好處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不費力而得到好結(jié)果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賴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據(jù)說,在古代有一位懶惰的農(nóng)夫,他整天無所事事,只會依賴他人的勞動來獲得食物。有一天,他看到一只白色的馬在田地里吃草,他不顧一切地去追趕馬,最終成功地將它趕到了自己的農(nóng)田里。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要依賴他人的勞動而得到好處,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創(chuàng)造價值。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白賴是一個形容詞+動詞的結(jié)構(gòu)。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無所事事,只會白賴著別人的勞動。
2. 別指望通過白賴來獲得成功,只有付出努力才能取得成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白色的馬賴在農(nóng)田上的場景進行聯(lián)想,以便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xí)其他與努力、依賴等相關(guān)的成語,如“懶散”、“好逸惡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他不做作業(yè),白賴著同學(xué)的答案。
2. 初中生:他雖然沒有參加訓(xùn)練,但卻白賴著隊友的努力取得了好成績。
3. 高中生:他不愿意努力學(xué)習(xí),總是白賴著家長給他提供的資源。
4. 大學(xué)生:他沒有認真工作,卻白賴著同事的成果來獲得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