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膝
成語(Idiom):盤膝
發音(Pronunciation):pán x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雙腿交叉盤曲,坐在地上或椅子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盤膝是一種坐姿,雙腿交叉盤曲,膝蓋相互靠近。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的坐姿,通常表示人的沉思、冥想、修行等精神活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盤膝一詞常用于描述修行者、禪宗大師、文人墨客等在靜心思考、冥想、寫作或修煉中的姿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盤膝一詞最早見于《莊子·逍遙游》:“盤膝而坐,身靜如松,心凝如磐。”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修行者盤膝而坐的情景,表達了修行者心靜如松、身心合一的境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盤膝坐在禪室里,專心冥想。
2. 詩人盤膝坐在書房里,思考著人生的意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形象化記憶,想象一個人盤膝坐在地上或椅子上,專心冥想、修行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冥想、修行相關的成語,如“閉目養神”、“心如止水”等,可以進一步豐富對這些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看到老師盤膝坐在椅子上,認真地批改作業。
2. 初中生:我在圖書館里看到一個人盤膝坐在地上,專注地閱讀書籍。
3. 高中生:他在考試前盤膝坐在教室里,默默地回憶知識點。
4. 大學生:在寢室里,我經常盤膝坐在床上,思考人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