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寺
成語(Idiom):營寺
發音(Pronunciation):yíng s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行動緩慢,拖延時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營寺的字面意思是“修建寺廟”,但在成語中,它的含義是指行動遲緩,拖延時間。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拖拉,缺乏效率,不能及時完成任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批評或諷刺那些懶散拖延、不積極行動的人。比如,當你看到一個人總是推遲做事,不按時交作業或者完成任務時,你可以說他“營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唐朝時,有一位寺廟的住持,他經常推遲修建寺廟的時間,拖延了很久。最終,大家都對他的行為感到氣憤,并用“營寺”來形容他的拖延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營寺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營營寺寺地做著同樣的事情,從來不思進取。
2. 這個項目已經拖延了好幾個月了,他們真是營營寺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利用“營寺”這個成語的字面意思來記憶它的含義。想象一個人在修建寺廟時,一直拖延,行動緩慢。通過與字面意思的聯系,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時間和效率相關的成語,例如“事半功倍”、“馬不停蹄”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的弟弟總是營營寺寺地做作業,所以經常要加班。
中學生:老師讓我們在一個小時內完成作業,但有些同學卻營營寺寺,結果沒能按時完成。
大學生:我有一個同學總是營營寺寺地準備考試,結果成績一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