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殆
成語(Idiom):昏殆(hūn dài)
發音(Pronunciation):hūn d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昏迷或病重到了危險的地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昏殆是由“昏”和“殆”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昏指昏迷、失去知覺,殆指危險、臨近死亡。昏殆形容人昏迷或病重到了危險的地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病情嚴重或昏迷不醒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昏殆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史記·韓非子列傳》:“臣聞昏人者,君子不與交也。昏人之于國也,猶昏人之于世也。昏人之于國也,昏君之罪也;昏人之于世也,昏父之過也。故昏人之于國也,國昏之殃也;昏人之于世也,世昏之禍也。”意思是說昏庸的人在國家中會帶來禍害,昏庸的人在家庭中會給家人帶來困擾。后來,昏殆逐漸演變成形容人病重到了危險的地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昏殆是由兩個形容詞性的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病情已經昏殆,需要立即送往醫院救治。
2. 那位老人昨天晚上突然昏殆,家人趕緊叫來了急救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昏殆的發音與“昏迷到了危險的地步”這個意思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疾病、健康相關的成語,如“危在旦夕”、“命在旦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奶奶生病了,現在已經昏殆了,我們都很擔心。
2. 初中生:他在比賽中受傷昏迷不醒,真是昏殆到了極點。
3. 高中生:她的病情一直沒有好轉,現在已經昏殆,醫生說只能靠奇跡來挽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