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自
基本解釋
徒自,徒然。 唐 杜甫 《憶鄭南》詩:“萬里蒼茫外,龍蛇只自深?!?仇兆鰲 注引 張遠 曰:“峽水蒼茫,徒為龍蛇深窟,不似 鄭 南江心之瀟灑?!?/p>
成語(Idiom):只自
發音(Pronunciation):zhǐ z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只顧自己,不顧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只自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只”表示只顧、只管,而“自”表示自己。聯合在一起,只自表示只顧自己,不顧他人。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只關心自己的利益,不顧及他人的感受或需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只自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被用來批評那些只關心自己利益,不顧及他人的人。比如,當一個人只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及他人的感受時,可以用只自來形容他。另外,只自也可以用來提醒人們要關心他人,不要只顧自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只自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魏世家》中。故事講述了魏國丞相魏冉的兒子魏斯的故事。魏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及其他人的生活,最終導致了魏國的衰落。因此,只自成語從此被用來批評那些只顧自己利益,不顧及他人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只自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只”表示只顧、只管,而“自”表示自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只自,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2. 她只顧自己的利益,完全不在乎別人的困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只自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人站在一個只有自己的小島上,完全不關心周圍的人和事物,只顧自己。通過這個形象,可以更容易地記住只自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只自成語的起源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語的含義和用法。此外,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比如“自私自利”、“唯我獨尊”等,來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只顧自己玩,不愿意和其他人分享玩具。
初中生:那個學生只自,從來不幫助別人,只關心自己的成績。
高中生:他只自地追逐自己的夢想,不管其他人的眼光和評價。
大學生:有些人只自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完全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
成年人:我們不能只自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而要考慮到他人的需求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