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泉
基本解釋
(1).《周禮·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入出” 漢 鄭玄 注:“布,泉(錢)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故以“布泉”泛指錢財、貨財。 漢 陸賈 《新語·本行》:“散布泉以極耳目之好,以快淫邪之心,豈不謬哉!”
(2).古貨幣名。《北史·周紀(jì)下·武帝》:“更鑄錢,文曰布泉,以一當(dāng)五,與五銖并行。”《說郛》卷八四引《錢譜·古文錢》:“ 陳文帝 天嘉 二年,鑄錢文曰布泉,一當(dāng)百,與五銖并行。” 蕭清 《中國古代貨幣史》第三章第二節(jié):“出土的 莽 錢中,還發(fā)現(xiàn)有‘布泉’93枚。這種錢史書未載,但 洛陽 燒溝 漢 墓, 陜縣 劉家渠 漢 墓等均有出土,而且在 西安 ,于1965年還曾征集到一個銅質(zhì)‘布泉’范母,其文字的筆體均與‘貨泉’類似,所以,它大概也是與‘貨泉’年代相近的錢幣。”
(3).瀑布。 宋 陳善 《捫虱新話·論孟子之書有巧妙處》:“吾謂此一章似布泉懸水,下注萬仞,怒沫狂瀾,乍起乍伏,澒洞洶涌,而觀者竦然。”布,一本作“ 百 ”。
成語(Idiom):布泉
發(fā)音(Pronunciation):bù q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對物質(zhì)財富的過分貪戀和追求,不知滿足。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布泉是由“布”和“泉”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布,指撒布、分布;泉,指泉水、水源。布泉形容人們對物質(zhì)財富的貪戀和追求,不知滿足。它意味著人們過分追求財富和物質(zhì),不顧道德、人情和公平,只為自己的私利而不擇手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布泉多用于貶義,形容人們貪婪追求物質(zhì)財富,不知滿足的行為。可以用于批評那些只追求金錢利益,不顧他人感受和社會公平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王莽傳》中有一則故事:王莽當(dāng)政時,他的兒子王儒非常貪婪,對財富追求無度。一天,王莽讓王儒去布泉水。王儒不明白父親的意思,便去找水源布泉。他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最后明白了父親的用意,意識到自己的貪婪和追求無度是不可取的。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jié)構(gòu)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布泉的人,永遠不會滿足于自己所擁有的財富。
2. 這個社會上太多人都陷入了布泉的陷阱,追求物質(zhì)忽視了精神的需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布泉”想象成一個人在布置和分散泉水,但無論怎樣布置和分散,水源都無法滿足他的貪婪,形象地表達了布泉的意思。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xí)其他與貪婪和追求相關(guān)的成語,如“貪得無厭”、“得寸進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他總是買很多玩具,真是個布泉的孩子。
2. 初中生:有些同學(xué)為了追求名牌服裝而不擇手段,真是太布泉了。
3. 高中生:現(xiàn)代社會,許多人為了追求物質(zhì)而不擇手段,變得越來越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