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
基本解釋
大德、盛德。《老子》:“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河上公 注:“孔,大也。有大德之人,無所不容。” 漢 焦贛 《易林·坤之比》:“孔德如玉,出于幽谷。升高鼓翼,輝光照國。” 唐 李邕 《大唐贈歙州刺史葉公神道碑》:“繩繩焉,熙熙焉,孔德之容,罔可測已。”一說,孔即“空”,“孔德”意謂以空為德。《老子》:“孔德之容。” 王弼 注:“孔,空也。惟以空為德,然后乃能動作從道。”《后漢書·馮衍傳下》:“遵大路而裵回兮,履孔德之窈冥。” 李賢 注:“孔之為言空也。窈冥謂幽玄也。道以空為主,故無物而不容。”
成語(Idiom):孔德(kǒng dé)
發音(Pronunciation):kǒng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孔德是由“孔”和“德”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孔”指的是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德”則表示道德和品德。孔德意味著追求高尚的道德修養和品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孔德通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養,是一種褒義詞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舉止端莊、正直、誠實、寬容、謙虛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孔德的故事起源于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孔子是中國古代的偉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強調道德修養和品德的重要性,認為只有通過修養自己的品德,才能實現個人的完善和社會的進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孔德的結構是由兩個單獨的字組成的,沒有特殊的語法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孔德為準則,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
2. 這個年輕人具有孔德,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表現出了高尚的品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孔德”與孔子的名字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孔子是中國古代的偉大思想家,他的名字和“孔德”的發音相似,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孔子和他的思想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論語》等經典著作,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的班主任是一個很有孔德的老師,他總是很關心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2. 初中生(13-15歲):我希望自己能夠努力學習,培養自己的孔德,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3. 高中生(16-18歲):在我看來,一個人的孔德比學術成績更重要,因為只有具備良好的品德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