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醢
成語(Idiom):屠醢(tú hài)
發音(Pronunciation):tú h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屠宰牲畜時的血肉橫飛,形容大規模屠殺或殘忍的場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屠醢這個成語源于《尚書·周書·泰誓》:“今天之事,無非屠醢,何足以煩圣人?”原意是指在祭祀儀式上屠殺牲畜,血肉橫飛的場面。后來引申為大規模屠殺或殘忍的場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屠醢常用于形容戰爭、暴力等場景,表達殘忍、血腥的意象。可以用來形容戰場上的悲慘景象,或者形容某種殘酷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屠醢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儀式。在古代社會,人們會在重要的祭祀活動中屠殺牲畜,用來祭祀神靈。這些祭祀儀式中,屠殺牲畜的場面常常十分血腥殘忍,形成了屠醢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屠醢是一個由兩個意義相近的動詞組成的成語,表示屠殺和殘忍的場面。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戰場上的屠醢景象令人心寒。
2. 這個國家經歷了一場血腥的屠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屠醢”這個成語與屠宰牲畜的場面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出血肉橫飛的場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殘忍、血腥相關的成語,如“血流成河”、“殺氣騰騰”等,以擴展詞語的應用范圍。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戰爭中的屠醢景象讓人感到害怕。
2. 初中生:歷史上發生過許多殘忍的屠醢事件。
3. 高中生:小說中描寫了一場血腥的屠醢,讓人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