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筆
基本解釋
(1).猶妄語。《晉書·石崇傳》:“﹝ 石統 ﹞近為 扶風王 駿 橫所誣謗,司隸中丞等飛筆重奏,劾案深文,累塵天聽。”
(2).很快地寫。 明 胡震亨 《唐詩談叢》卷二:“ 牛僧孺 未第時,以詩謁 劉中山 , 中山 為之飛筆點竄。”
成語(Idiom):飛筆
發音(Pronunciation):fēi b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書法或繪畫的技巧高超,筆法猶如飛舞一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飛筆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飛指的是快速、靈活的意思,筆指的是書法或繪畫中的工具。飛筆形容書法或繪畫技巧高超,筆法猶如飛舞一般,非常流暢、自如。這個成語強調了書法或繪畫的功力和技巧,形容人的才華出眾,表達了對藝術技能的贊美和欽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飛筆可以用來形容書法家或繪畫家的技藝高超,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領域中的技巧嫻熟。比如,可以用來形容一位演講家的口才流利,一位廚師的烹飪技術熟練,或者一位音樂家的演奏技巧精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飛筆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家陸機。陸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文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書法家。他的書法技巧高超,筆法猶如飛舞一般,因此被人們稱為“飛筆陸機”。后來,人們將陸機的書法技藝用“飛筆”來形容,成為了一個流傳至今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主語為“飛筆”,謂語為“飛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書法真是飛筆,一筆一劃都非常流暢。
2. 這位畫家的作品用筆真是飛舞,栩栩如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想象一支筆在空中飛舞的場景,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與書法、繪畫相關的成語,如“墨守成規”、“畫蛇添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書法真是飛筆,我也想學得這么好。
2. 初中生:他的畫筆真是飛舞,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生命力。
3. 高中生:這位作家的文字真是飛筆流暢,讀起來非常舒服。
4. 大學生:他的演講真是飛筆,每個觀眾都被他的口才征服了。
5. 成年人:這位藝術家的作品用筆飛舞,展現了他的獨特創意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