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踞虎盤龍
發音(Pronunciation):jù hǔ pán l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山勢險峻,像虎踞、龍盤一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山勢陡峭、峰巒疊嶂,形狀猶如虎踞、龍盤,形容山勢險要、峰巒起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山勢險峻,也可用于形容其他物體的形態或布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種叫做“山水畫”的藝術形式。山水畫通常描繪了大自然的景色,其中山脈是一個重要的元素。在畫中,藝術家經常使用虎和龍的形象來表達山脈的險峻和雄偉。這個成語就是從這種藝術形式中衍生出來的,用來形容山勢險峻的景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踞虎盤龍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動詞和兩個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山脈踞虎盤龍,令人望而生畏。
2. 這幅山水畫描繪了一條踞虎盤龍的河流,非常壯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座陡峭的山脈,山峰像一只踞虎,山脈彎曲如龍盤,這樣的景象令人難以忘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山水畫的知識,可以進一步理解踞虎盤龍這個成語的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山上的道路踞虎盤龍,很難走。
2. 初中生:我曾游覽過一座踞虎盤龍的山脈,景色非常壯觀。
3. 高中生:這幅山水畫的山脈踞虎盤龍,給人一種險峻之感。
4. 大學生:這個城市的道路蜿蜒曲折,猶如踞虎盤龍,非常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