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子
基本解釋
(1).天子和諸侯的嫡長子。《書·微子之命》:“王若曰:猷, 殷王 元子。”《詩·魯頌·閟宮》:“王曰叔父,建爾元子,俾侯于 魯 。” 朱熹 集傳:“叔父, 周公 也。元子, 魯公 伯禽 也。”《儀禮·士冠禮》:“天子之元子猶士也。” 鄭玄 注:“元子,世子也。”
(2).泛指長子。 唐 元稹 《夏陽縣令陸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銘》:“ 翰 ,國朝左侍極兼宰相 信 之玄孫, 臨汝 令 秘 之元子, 魏 出也。”
成語(Idiom):元子
發音(Pronunciation):yuán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最初的原子,比喻事物的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或根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元子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篇中,原指宇宙的最基本粒子,是構成一切事物的最小單位。在成語中,元子引申為比喻事物的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或根源,強調事物的本質和根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事物的本質、根源或基本特征,可以用來分析問題的本質和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元子”的故事起源于莊子的《秋水》篇。文章中描述了莊子與惠子對話的情景,莊子以水的形態來闡述他的哲學思想,其中提到了“元子”一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找到它的元子。
2. 在解決這個難題時,我們要注重找到問題的元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元子”聯想為構成萬物的最基本的單位,類似于化學中的原子。可以用“元子”來表示事物的本質和根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莊子的哲學思想,了解他對于自然、人生和道德等方面的獨特見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元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
2. 初中生:我們要從細節入手,找到問題的元子。
3. 高中生:在研究這個理論時,我們需要深入探究其元子。
4. 大學生:他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這一理論的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