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級
成語(Idiom):俘級 (fú jí)
發音(Pronunciation):fú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被俘虜的敵軍將領的級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俘級是指戰爭中被俘虜的敵軍將領的軍銜級別。這個成語形容戰勝敵人,俘獲敵將的壯舉,也可以用來形容人才的杰出或成就的卓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俘級形容某人在某個領域的成就非常高,或者某個團隊在某個比賽中獲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四年》記載了一個故事。公元前594年,魯國的宣公命令宰相季孫行父派兵攻打齊國。季孫行父在戰斗中俘獲了齊國的大將領,他的軍銜是齊國的“上將軍”。這個大捷使得魯國大為壯大,從而得名“俘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科研團隊的成果獲得了國際同行的贊賞,真可謂是俘級之作。
2. 他在音樂界的成就非常高,可以說是俘級的音樂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俘虜級別”,將敵軍將領被俘的級別。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戰爭、軍事相關的成語,如“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百戰百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在數學競賽中的成績是俘級的,我很開心。
2. 初中生:這部電影票房超過了10億,可以說是俘級的佳作。
3. 高中生:他的科研成果被國內外頂級期刊接連錄用,真是俘級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