孥戮
成語(Idiom):孥戮(nú lù)
發音(Pronunciation):nú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兒子被殺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孥戮是一個古代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孥指的是兒子,戮指的是殺害。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兒子被殺害的悲慘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兒子被殺害的悲痛和絕望。可以用在描述悲劇故事、戰爭中的犧牲等情境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孥戮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中,描述了一個悲慘的故事。故事中,晉國的大夫叔向殺死了自己的兒子叔孫豹,因為他兒子豹違背了他的命令。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形容兒子被殺害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孥戮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孥”表示主語,而“戮”表示謂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孥戮在戰爭中犧牲了。
2. 這個悲劇故事中,婦人目睹了自己的孥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孥戮”與“兒子被殺害”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強烈的形象。可以通過想象一個母親看到自己的兒子被殺害的情景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家庭、親情、悲劇相關的成語,如“悲歡離合”、“骨肉分離”等,可以幫助拓展對孥戮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讀過一本書,里面有個故事講兒子被殺害的,真的很孥戮。
2. 初中生:戰爭是一個充滿了孥戮的場景,讓人感到無比的悲傷。
3. 高中生:在古代社會,兒子被殺害是一種非常嚴重的悲劇,被稱為孥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