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門
基本解釋
(1).舊時辦喪事在門外用白絹或白布結扎成門形,稱“兇門”。《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迺使男子袒免,女子髽者以百數,為開兇門,以迎 盆成適 。”《晉書·瑯邪悼王煥傳》:“俄而薨,年二歲。帝悼念無已,將葬,以 煥 既封列國,加以成人之禮,詔立兇門柏歷,備吉兇儀服,營起陵園,功役甚眾。”《宋書·禮志二》:“兇門非古。古有懸重,形似兇門。后人出之門外以表喪,俗遂行之。” 清 翟灝 《通俗編·儀節》:“兇門,既本古懸重,而若柏枝之歷歷然,今喪家結白絹為旒,表之門外,俗呼為了前者,當即是也。”
(2).古代將軍出征時,鑿一扇向北的門,由此出發,如辦喪事一樣,以示必死的決心,稱“兇門”。《淮南子·兵略訓》:“將已受斧鉞……乃爪鬋,設明衣也,鑿兇門而出。”
成語(Idiom):兇門
發音(Pronunciation):xiōng m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兇險的處境或困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兇門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成語,兇指的是兇險、危險,門指的是門戶。兇門的基本含義是指處于兇險的處境或困境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兇門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或團體陷入困境或危險中,形勢嚴峻,難以擺脫。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兇門最早出現在《漢書·鄭當時傳》中,記載了鄭當時去看望曹操時,曹操的門前掛著一幅名叫《兇門圖》的畫作。這幅畫描繪了一個兇險的門戶,意味著進入這個門就會面臨危險。后來,人們將“兇門”作為一個成語來形容危險的處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兇門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投資失敗后,陷入了一個兇門。
2. 這個公司的經營困難,已經走到了一個兇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你可以想象一個門前有著危險標志的兇險場景,將這個場景與“兇門”這個詞語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兇門相關的成語,例如“兇多吉少”、“兇神惡煞”等,以擴展你的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不小心掉進了河里,陷入了一個兇門。
初中生:考試前一天才開始復習,真是自己給自己開了一個兇門。
高中生:他因為不聽勸告,一直走在犯罪的道路上,最終走進了一個兇門。
大學生:創業初期的公司很難獲得資金支持,很容易陷入一個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