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
成語(Idiom):監護人
發音(Pronunciation):jiān hù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監護人是指負責照料和保護未成年人或無行為能力人的人。監護人承擔著保護和照顧弱勢群體的責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監護人一詞源自《孟子·公孫丑上》。在古代,未成年人或無行為能力人需要有人負責照料和保護,這個責任通常由家長或其他親屬承擔。監護人的責任是保護被監護人的權益,確保他們的安全和福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監護人這個詞語常常用于法律、教育和社會工作領域。在法律上,監護人有權代表被監護人處理法律事務。在教育領域,學校通常會指定一位老師或工作人員作為學生的監護人,負責照料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在社會工作中,監護人可以是社工人員或志愿者,負責照顧弱勢群體的權益和需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孟子的故事。據說,公孫丑是孟子的學生,他的父親去世后,他的母親再婚,繼父對他不好。公孫丑因此向孟子訴苦,孟子用“監護人”這個詞來形容他的繼父,意味著他的繼父應該承擔照顧和保護他的責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監護人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形容詞“監護”的意思是照料和保護,名詞“人”表示人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我們應該盡力保護他們的權益。
2. 這個孤兒將被指定一位親戚作為他的監護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成語的方法可以是聯想法。你可以想象一個監護人在照料和保護一個無助的孩子,這樣你可以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監護人的信息,可以閱讀相關的法律和教育條例,了解監護人的職責和權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媽媽是我的監護人,她每天照顧我。
2. 初中生:學校指定老師作為我的監護人,負責照料我在校的生活。
3. 高中生:當我成年后,我希望成為一個優秀的監護人,保護弱勢群體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