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圭
成語(Idiom):青圭(qīng guī)
發音(Pronunciation):qīng g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清廉自守,不貪污受賄的品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青圭是古代官員佩戴的一種玉佩,象征清廉守正。成語“青圭”比喻官員廉潔自守,不貪污受賄,具有高尚的品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官員廉潔自守,不受腐敗影響的情況;也可用于贊美他人的高尚品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一個關于青圭的故事。西漢初年,項羽攻占咸陽后,將秦朝官員的財物分給士兵,但有一位官員名叫李斯,他自覺官員應該廉潔自守,不應受賄賂,于是將自己佩戴的青圭摘下來,投入火中焚燒。這個故事傳頌開來,成為后來形容官員廉潔自守的典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保持著青圭的品德,從不接受賄賂。
2. 這位領導干部廉潔奉公,真是個青圭之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青圭”聯想為官員佩戴的玉佩,代表清廉自守的品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官員制度,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廉潔自守的重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像青圭一樣,不偷不搶。
2. 初中生:我們要向那些青圭式的官員學習,保持廉潔自律。
3. 高中生:官員應該以青圭為榜樣,樹立良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