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柵
成語(Idiom):營柵(yíng zhà)
發音(Pronunciation):yíng zh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軍隊駐扎的營地和柵欄,比喻封閉的環境或局限的空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營柵”是由“營”和“柵”兩個詞組成的。其中,“營”指軍隊駐扎的地方,也可以指軍營或營房;“柵”指柵欄,用來圍住營地的防護設施。因此,“營柵”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軍隊所駐扎的營地和柵欄,用來形容封閉的環境或局限的空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生活、工作或學習的環境受到限制或束縛,缺乏自由和發展的空間。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方或組織的管理嚴格,讓人感覺受到束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營柵”的故事起源不太清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較為簡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的管理像個營柵,員工們很難有自己的發展空間。
2. 學校的規章制度太多了,給學生們造成了一種營柵的感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想象軍隊駐扎在營地內,而營地周圍被柵欄圍住的情景,加深對成語含義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成語的來源和使用方法,通過閱讀相關的成語故事和例句,擴展對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的學校就像一個營柵,每天都有很多規定要遵守。
2. 初中生(13-15歲):班級里的紀律太嚴了,感覺像是被困在一個營柵里。
3. 高中生(16-18歲):學校的學習氛圍很好,但有時候也覺得有些像一個營柵,缺乏自由發展的空間。
4. 大學生(19-22歲):大學里的自由程度相對較高,不像中學時期那么像一個營柵,但也要注意遵守校規校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