憀慄
成語(Idiom):憀慄
發音(Pronunciation):liáo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害怕或恐懼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憀慄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憀意為害怕或恐懼,慄意為身體發抖。憀慄的基本含義是形容人非常害怕或恐懼的樣子,害怕到身體發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憀慄常常用來形容人在面對某些可怕或恐怖的事情時的反應。比如,當一個人看到一只毛毛蟲,而他非常害怕蟲子,他可能會憀慄得渾身發抖,臉色慘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憀慄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已經無從考證,但它是中國古代文學中常常出現的成語之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憀慄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突然傳來的槍聲,嚇得憀慄不已。
2. 孩子們看到蜘蛛的時候,都會憀慄得尖叫起來。
3. 她對蛇有著特別的恐懼,一看到蛇就會憀慄得無法自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憀慄。可以想象一個人在面對他最害怕的東西時,整個人都開始發抖,這樣的場景會比較容易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恐懼或害怕相關的成語,例如驚慌失措、膽小如鼠等。這樣可以幫助你擴大詞匯量,豐富你的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當我看到老鼠時,我會憀慄得大聲尖叫。
2. 初中生(13-15歲):聽到爆炸聲時,人們都憀慄得四處逃竄。
3. 高中生(16-18歲):在恐怖電影中,女主角常常會憀慄得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