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易
成語(Idiom):陶易
發音(Pronunciation):táo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性格、行為等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易受誘惑或改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陶易是由“陶”和“易”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陶指陶瓷,易指易變。陶易形容人的性格、行為等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易受誘惑或改變。這個成語主要指人缺乏堅定的原則和穩定的性格,容易隨波逐流,沒有自己的立場和主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陶易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人對外界環境的變化缺乏抵抗力,容易被誘惑或改變立場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沒有堅定原則、容易隨波逐流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十四年》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魯哀公的大夫子貢曾經在魯國內外擔任重要職務,但他在不同的職位上表現出不同的態度和性格,因此被人批評為“陶易”。這個故事成為了“陶易”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性格太陶易了,只要有利益的誘惑,就會改變自己的立場。
2. 這個人太容易受別人的影響了,他的主見和原則經常改變,真是太陶易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陶易”與陶瓷這個詞聯系起來,陶瓷是一種易碎的材料,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破碎。通過這個聯想,可以更容易記住“陶易”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風吹草動”、“見風使舵”等,它們都與人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有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是個陶易的孩子,經常被同學的意見影響。
初中生:我的朋友很陶易,一會兒說喜歡這個,一會兒又說喜歡那個。
高中生:他在不同的場合表現出不同的立場,真是太陶易了。
大學生:我們應該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要輕易陶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