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
基本解釋
(1).掌刑法的官。 秦 為廷尉, 漢 景帝 六年更名大理, 武帝 建元 四年復(fù)為廷尉。 北齊 為大理卿, 隋 唐 以后沿之。《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夷吾 不如 弦商 ,請立以為大理。” 陳奇猷 集釋引 太田方 曰:“《禮·月令》注:‘理,治獄官也。 有虞氏 曰士; 夏 曰大理; 周 曰大司寇。’”
(2).星名。《星經(jīng)》卷上:“大理二星,在宮門內(nèi),主刑獄事也。”
(3). 五代 至 宋 時 云南 的地方政權(quán)。 五代 后晉 天福 二年, 段思平 滅 楊干真 的 大義寧 政權(quán),據(jù) 南詔 地,號 大理國 ,有八府,四郡,三十七部,轄境相當(dāng)于今 云南 全境及 四川 西南部。 宋 紹圣 元年 高昇泰 代立,號 大中國 。 紹圣 三年, 段氏 再起,號 后理國 。前后共傳二十三王,歷三百一十六年。其間, 宋 曾封其王為 大理王 , 云南 節(jié)度使。 宋 寶佑 元年,為 蒙古 忽必烈 所滅,后置 云南 行中書省。國王 段氏 被任為世襲總督,軍政官員多受封為 云南 各路土司。
成語(Idiom):大理
發(fā)音(Pronunciation):dà l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高妙,文辭華麗,堂皇富麗。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辭章華麗,詞藻優(yōu)美,用詞雄渾,極具藝術(shù)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文辭或言辭的華麗和富麗堂皇,常用于文學(xué)作品、演講等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國演義》中有一句“大理、大理”,形容諸葛亮言辭華麗。后來,這句話被人們引申為成語“大理”。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詞大理而不乏實(shí)際意義。
2. 這篇文章寫得大理且富有感染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詞匯“大理石”,大理石是一種華麗的石材,與“大理”的意義相對應(yīng),從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xué)習(xí)其他與辭章、文辭相關(guān)的成語,如“辭章照亮漢宮”,“文房四寶”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我的作文寫得大理,老師給了我很高的評價。
2. 初中生:他的演講詞大理,讓我們深受感動。
3. 高中生:這篇論文的辭章大理,讀起來非常舒暢。
4. 大學(xué)生:她的文筆大理,每篇文章都讓人留連忘返。
5. 成年人:他的演講詞大理而不乏實(shí)際意義,贏得了全場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