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限
基本解釋
[釋義]
(名)指壽數已盡、法定死亡的期限(迷信)。
[構成]
偏正式:大(限
[例句]
大限已到。(作主語)
英文翻譯
1.(壽數) day of one's doom
詳細解釋
◎ 大限 dàxiàn
(1) [maximum limit]∶最高限額
(2) [one's last moment;time destined to die]∶迷信指壽數已盡,注定死亡的日期
因附奏曰:“臣大限終,死不足惜。——《元史·史天澤傳》
(1).壽數,死期。 晉 葛洪 《抱樸子·極言》:“不得大藥,但服草木,可以差於常人,不能延其大限也。” 唐 權德輿 《古興》詩:“人生大限雖百歲,就中三十稱一世。”《水滸傳》第八五回:“ 羅真人 笑道:‘大限到來,豈容汝等留戀乎?’” 郭沫若 《十批判書·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判》:“蓋世的大英雄終也敵不過大限的來臨,只好遺詔給他的長子 扶蘇 ‘與喪會 咸陽 而葬’。”
(2).朝廷規定的期限。《晉書·愍帝紀》:“分遣前鋒,為 幽 并 后駐。赴同大限,克成元勛。”《南史·齊紀上》:“初, 晉 宋 舊制,受官二十日,輒送修城錢二千……二十年中,大限不可勝計,文符督切,擾亂在所,至是除蕩。”
(3).大的分界。 明 胡應麟 《詩藪外編·六朝》:“ 晉 宋 之交,古今詩道升降之大限乎?”
成語(Idiom):大限(dà xiàn)
發音(Pronunciation):dà x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壽命到了盡頭,也指臨近死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限是由“大”和“限”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大指壽命的長久,限指壽命的終結。這個成語表示一個人的壽命已經到了盡頭,即將面臨死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限多用于形容一個人臨終或即將死亡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或現象即將結束或消失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限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典故。相傳,有一位叫做禹的古代傳說中的治水英雄,他治理洪水的功績非常卓越。然而,禹在治理完水患后,卻因為過度勞累而不幸去世。人們為了紀念禹的功績和犧牲,將他的壽命稱為“大限”,以此來表達對他的敬仰和惋惜之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大限已經到了,家人們都非常傷心。
2. 這個項目的大限已經接近了,我們要抓緊時間完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限”這個成語與人的壽命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的壽命像一條線,當線走到盡頭時,人的大限就到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壽命、生死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生死未卜”、“臨終遺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爺爺的大限到了,我們都很傷心。
2. 初中生:這個病人的大限已經到了,醫生已經無能為力了。
3. 高中生:時間的大限已經到了,我們必須盡快完成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