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外圈
成語(Idiom):鼓外圈(gǔ wài quān)
發音(Pronunciation):gǔ wài q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對外界事物的一種觀念或看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鼓外圈源于鼓的結構,鼓面是中間凸起的,而鼓邊是向外凹陷的。比喻人們的思想觀念、認識范圍等是有限的,只局限于自己所處的一小部分,對外界事物的了解和認識是片面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表達人們對事物認識的狹隘、片面以及對外界事物的局限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鼓外圈”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梁書·庾信傳》中。當時的庾信擔任梁武帝的幕僚,他曾經說:“人生在世,譬如鼓。鼓面雖大,有限于人之手掌;鼓音雖遠,有限于人之耳目。鼓外圈之大,鼓內面之小,可見人之知者少而不曉事,見者狹而不察物。”這段話形象地比喻了人們對外界事物的認識和了解的局限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鼓外圈的結構是“鼓”和“外圈”,形象地表達了人們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局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知識面太窄了,總是活在鼓外圈里。
2. 這個地方的人們對外界的了解太有限了,真是鼓外圈的典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鼓外圈”與鼓的結構進行聯想,想象鼓面凸起的部分是人們所了解的事物,而鼓邊向外凹陷的部分是人們未曾接觸和了解的事物,從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井底之蛙”、“坐井觀天”等,進一步了解人們對外界事物認知的局限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以前覺得只有中國有熊貓,后來才知道它們也生活在其他國家,我真是鼓外圈了。
2. 初中生:我以為外國人都是白人,但后來我了解到世界上有很多種族,我意識到自己曾經是鼓外圈的。
3. 高中生:我以前只看過中國的電影,后來我開始接觸到外國電影,才發現電影世界的確實很廣闊,我以前真是鼓外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