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誦夏絃
成語(Idiom):春誦夏絃
發音(Pronunciation):chūn sòng xià x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春天吟誦,夏天彈奏琴弦。形容人才出眾,多才多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的一句話:“夫春者,維其始也;夏者,維其長也。春誦夏弦,曰古之人。”意思是春天吟誦,夏天彈奏琴弦,指的是古代有才華的人。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在文學、音樂等方面具有多種才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多個領域都有出色的才華和技能。也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多才多藝。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音樂文化。在古代,春天是吟誦的時候,夏天是彈奏琴弦的時候。而一些有才華的人會在春天吟誦,夏天彈奏琴弦,展示他們的多才多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春誦夏絃是一個四字成語,由“春”、“誦”、“夏”、“絃”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春誦夏絃的人,不僅擅長文學,還精通音樂。
2. 她年紀輕輕就是一個春誦夏絃的天才,無論是寫作還是演奏都非常出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春”和“夏”這兩個字與吟誦和彈奏琴弦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一個人的多才多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古代音樂文化和古代人才的多樣性,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春天我學會了吟誦,夏天我要學會彈奏琴弦。
2. 小學生:他是一個春誦夏絃的天才,畫畫、寫作、鋼琴他都很擅長。
3. 初中生:她是一個春誦夏絃的才女,擅長吟誦古文和演奏古琴。
4. 高中生:他是一個春誦夏絃的全才,無論是文學還是音樂都非常出色。
5. 大學生:她是一個春誦夏絃的人才,不僅在學術方面有成就,還在音樂領域有很高的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