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與
成語(Idiom):徒與(tú yǔ)
發音(Pronunciation):tú y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徒勞地互相比較、爭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徒與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徒勞”和“予取”兩個成語組成。徒勞意味著白費力氣、無效果,予取則表示給予和索取。徒與的含義是指人們在互相比較、爭論時徒勞無功,雙方都得不到任何實質性的回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徒與常用于形容人們在爭論、比較時,雙方都無法取得實質性的成果,只是白費口舌、浪費時間和精力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一些無意義的爭吵、爭斗或無效的辯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徒與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齊物論》一文中,原文是“故徒與人爭,吾不與也”。莊子在這里用徒與來表達他對于爭論的態度,認為爭論只會浪費時間和精力,沒有任何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徒與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兩字成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一直在徒與,卻無法達成共識。
2. 這兩個人一直在爭論,可是他們的觀點都無法說服對方,真是徒與一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徒勞”和“予取”兩個成語連起來,來記憶徒與這個成語的含義。徒勞意味著白費力氣,予取表示給予和索取,徒與的含義就是指在爭論和比較中徒勞無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爭論、比較相關的成語,如“強詞奪理”、“爭議不休”等,以豐富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們班上的兩個同學在徒與,爭論誰的作業寫得更好。
初中生:他們兩個經常徒與,就是為了爭奪班級的第一名。
高中生:我覺得他們的爭論完全是徒與,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