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拗
成語(Idiom):直拗
發音(Pronunciation):zhí 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態度堅決,不屈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直拗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直指直立、筆直,拗指扭曲、彎曲。直拗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的態度堅決,不屈服于外界的壓力,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而改變自己的立場或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直拗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壓力或誘惑時,始終保持自己的原則和立場,不輕易妥協。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堅定意志和毅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直拗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中。故事講述了莊子的弟子齊物子在莊子面前擺出了一盤飯菜,莊子卻不吃。齊物子問莊子為什么不吃,莊子回答說:“我今天不吃?!饼R物子再三勸說,莊子卻堅持自己的決定。這個故事體現了莊子的直拗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直拗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自己的原則非常直拗,不會輕易妥協。
2. 雖然面臨困難,但他始終保持直拗的態度,堅持到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直拗的發音記憶為“直奧”,類似于“直傲”的發音,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直拗相關的成語,如“直截了當”、“直言不諱”等,以擴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爺爺一樣直拗,不被別人欺負。
2. 初中生:面對誘惑,我們要保持直拗的態度,不輕易屈服。
3. 高中生:在選擇人生道路時,我們應該堅持自己的理想,不被外界的影響所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