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測
基本解釋
◎ 目測 mùcè
[visualization] 用眼睛估測距離、高度和角度的方法
◎ 目測 mùcè
[measure the distance with the eye] 不利用儀器,只用肉眼測量
英文翻譯
1.visualization; {軍} range estimation; perusal; eye-measurement; eye survey; visual measurement
詳細解釋
憑眼睛測量。如:鄉里組織了五個有經驗的老農實地進行了目測勘察,確定要把有地下水源的一百二十畝旱地變成水田。
成語(Idiom):目測
發音(Pronunciation):mù c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根據外觀或經驗判斷而不依賴精確的測量或數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目測是指根據個人的主觀判斷或經驗來估計或推測某種情況或數值,而不依賴于準確的測量或數據。這是一種基于直覺和經驗的估計方法,常用于描述無法準確測量的事物或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目測常用于各種情境,特別是在無法準確測量或評估的情況下。例如在旅行中,當遇到沒有標示的距離時,可以用目測來估計距離。在工作中,當無法獲得精確數據時,可以通過目測來估算工作的進展情況。此外,目測還常用于描述天氣、人物特征、物體大小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目測這個成語的起源尚無確切的記載,可能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并被廣泛使用的。它反映了中國文化中重視經驗和直覺的一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目測是由“目”和“測”兩個漢字組成的。其中,“目”表示眼睛,引申為看,觀察;“測”表示測量,估計。結合起來,表示通過目視和估計來判斷或估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目測這個房間大概有30平方米。
2. 雖然沒有測量工具,但我目測這個箱子的重量在10公斤左右。
3. 他沒有用尺去測量,只是目測了一下距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目測”拆解為“目”和“測”來記憶這個成語。同時,可以嘗試與實際生活中的場景聯系起來,例如想象自己在旅行中用目測估計距離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估算、判斷相關的成語,如“憑空想象”、“一石二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5-12歲):我目測這個水果大概有五個。
2. 初中生(13-15歲):雖然沒有測量工具,但我目測這個物體的重量約為1千克。
3. 高中生(16-18歲):通過目測,我估計這個建筑物的高度在100米左右。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雖然沒有準確數據,但我目測這個城市的人口大約有5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