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厘
成語(Idiom):稅厘(shuì lí)
發(fā)音(Pronunciation):shuì l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稅厘是一個古代的計量單位,表示非常微小的數(shù)量。在成語中,稅厘用來形容非常細小、微不足道的事物或數(shù)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稅厘的字面意思是“稅金和厘金”。在古代中國,稅金是由農(nóng)民交納給政府的一種財政收入,而厘金則是商賈在買賣中支付給政府的一種稅款。由于稅金和厘金都非常微小,所以稅厘成為表示微不足道的事物或數(shù)量的形容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稅厘常用于形容非常微小、微不足道的事物或數(shù)量。比如,我們可以說某個問題的重要性只是稅厘之差,表示這個問題的重要性非常微小。又如,我們可以說某個人的貢獻只是稅厘之功,表示他的貢獻非常微不足道。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jù)說,稅厘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莊子·外物》一篇中。文章講述了一個富人為了給自己的墳?zāi)剐藿ㄒ蛔鸨梯x煌的墓室,而從窮人那里收取了很多錢財。然而,當富人死后,他的墓室被狗啃食,財富也被分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財富和地位都是暫時的,微不足道的稅厘并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稅厘是一個形容詞,可以修飾名詞或者用于形容句子中的事物或數(shù)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貢獻只是稅厘之功,無法與其他人相提并論。
2. 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只是稅厘之差,不值得我們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稅厘的字形聯(lián)想成一個非常微小的單位,如千分之一的厘,表示非常細小的數(shù)量。同時,可以用一個微小的金幣來代表稅厘,幫助記憶稅厘表示微不足道的事物或數(shù)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的計量單位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類似的單位,如銖、鈞、兩等。這些單位在古代中國的商業(yè)和財政活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問題的難度只是稅厘之差,我很快就能解決。
2. 初中生:他的貢獻只是稅厘之功,無法與其他人相提并論。
3. 高中生:這個事件的影響只是稅厘之差,不會對整個社會產(chǎn)生重大影響。
4. 大學生:這個項目的價值只是稅厘之差,無法帶來真正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