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纔
基本解釋
1.亦作"方才"。
2.剛才。表示時間過去不久。
3.副詞。跟"才"相似﹐但語氣稍重。表示時間或條件關系。
成語(Idiom):方纔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c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剛剛,才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剛剛過去的時間,強調動作剛剛完成或者事件剛剛發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纔常用于口語中,用來強調剛剛發生的事情,也可以用來描述某個動作或事件的時間很短暫。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纔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十七年》中,原文為:“方纔吾軍使者,使于陳。”意為“剛剛我派軍使者去陳國。”后來,方纔逐漸成為表示剛剛、才剛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纔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方”表示剛剛,才剛,而“纔”表示剛剛,剛剛剛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方纔跑出去一會兒,就回來了。
2. 我方纔買了一件新衣服,就看到有更好看的了。
3. 方纔吃了一口飯,電話就響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方纔”聯想成“方才”,兩者發音相似,含義也相近,都表示剛剛、才剛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成語,如“方寸之地”、“方興未艾”等,進一步豐富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方纔完成作業,媽媽就讓我去玩了。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方纔布置完作業,我們就開始做了。
3. 高中生(16-18歲):我方纔考完試,就感到放松了許多。
4. 大學生(19-22歲):我方纔找到一份實習工作,就開始了職業生涯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