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話
成語(Idiom):厭話(yàn huà)
發音(Pronunciation):yàn hu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刻薄、刺人,讓人感到厭煩的話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厭話是指令人討厭、厭煩的話語。它通常是以尖銳、刻薄的方式表達,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厭話往往會傷害別人的自尊心,引起不愉快的情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厭話可以用于描述某人的言辭或態度,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些令人討厭的言語。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遇到別人說厭煩的話語時,可以使用厭話這個成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厭話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但是,厭話作為一種貶義詞語,與人們對于言辭禮貌和友善的追求有關。它提醒人們在交流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辭,避免傷害他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厭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說些厭話,讓人很不舒服。
2. 別再說厭話了,我們應該友善地交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厭話”與“言辭刻薄、討厭”的含義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可以想象一個人口中說著刺人的話語,讓人感到厭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言辭和交流有關的成語,如“酸文假醋”、“言之鑿鑿”等,進一步豐富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經常說厭話,我們都不喜歡和他一起玩。
2. 初中生(13-15歲):她說的厭話讓我很生氣,我不想再和她交朋友了。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厭話傷害了我的自尊心,我覺得很受傷。
4. 大學生及以上:我們應該避免說厭話,保持友善和謙遜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