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終
基本解釋
猶善終。《禮記·祭法》:“ 堯 能賞均刑法以義終, 舜 勤眾事而野死, 鯀 鄣鴻水而殛死。” 鄭玄 注:“義終,謂既禪二十八載乃死也。”
義終(yì zhōng)
發音:yì zhōng
基本含義:義務或責任到達終點。
詳細解釋:義終是由“義”和“終”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義”指的是道義、義務或責任,“終”指的是結束或終點。義終表示一個人或事物履行了自己的義務或責任,達到了終點。
使用場景:義終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完成了某項義務或使命。也可以用來表達某個事件或事情達到了預定的目標或結果。
故事起源:關于義終的故事并不是很多,但有一則關于孟子的故事與義終有關。據說,孟子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偉大哲學家,他非常注重道義和人倫關系。有一次,孟子在一個村莊里遇到了一個人,這個人正在為他的父親修墳。孟子問他為什么要親自修墳,他回答說:“我沒有兄弟,我父親在世時,他對我很好,所以我要盡孝道,親自為他修墳。”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表達義終的典型例子。
成語結構:主謂式。
例句:
1. 他一直為公司的發展努力工作,直到退休,他才認為自己的義終了。
2. 她一直在照顧生病的母親,直到母親康復,她才覺得自己的義終了。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將義終與孝道聯系起來記憶。孝道強調盡孝,義終強調盡責。可以想象一個人盡孝修墳的場景,來幫助記憶義終的含義。
延伸學習:了解其他與義終相關的成語,如“盡責”、“盡職盡責”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會做作業,直到完成,才覺得義終了。
2. 初中生:我每天都要幫助父母做家務,直到他們滿意,我才覺得義終了。
3. 高中生:我在學校擔任班長,要負責組織各種活動,我會盡力做好,直到活動圓滿結束,我才覺得義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