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首
成語(Idiom):碎首(suì shǒu)
發音(Pronunciation):suì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被徹底破壞或毀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碎首是一個形容詞,由“碎”和“首”兩個字組成。碎指事物被打碎或破壞,首指頭部。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事物被徹底破壞或毀滅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戰爭、災難或重大事故等情況下的嚴重破壞和毀滅。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計劃、事業或希望徹底失敗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碎首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李膺傳》中。李膺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將領,曾經率領軍隊抵抗董卓的統治。然而,李膺最終失敗,被董卓殺害。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李膺被殺后,他的頭顱被董卓砍下,徹底毀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戰爭導致了整個城市的碎首,幾乎沒有幸存者。
2. 經濟危機使得許多企業面臨碎首的局面,不得不倒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碎首的形象與事物被破壞或毀滅的場景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強烈的形象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歷史中的一些重大戰爭、災難或失敗的事件,以加深對碎首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大風把樹吹倒了,樹的枝葉碎首了。
2. 初中生:這次考試我完全沒有準備,結果考試成績碎首了。
3. 高中生:這個項目的投資失敗了,公司面臨著碎首的風險。
4. 大學生:這場地震導致整個城市的建筑物都碎首了,需要進行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