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利令智昏
發音(Pronunciation):lì lìng zhì h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因為追求個人利益而使頭腦迷糊,失去理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利令智昏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由“利令”和“智昏”兩個部分組成。利令指的是個人的利益和私心,智昏指的是頭腦迷糊,失去理智。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為了追求個人利益而導致思維混亂,失去理智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利令智昏這個成語常用于批評那些為了自身利益而不顧大局,失去理智的人。在工作、學習和人際關系等方面,當有人為了個人利益而做出不理智的決策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他們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利令智昏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故事中,晉國的公子重耳因為受到迫害,流亡到齊國。齊國國君齊桓公見到重耳后非常喜歡他,決定扶持他重回晉國,成為晉國的君主。然而,當重耳回到晉國后,他的親信朋友告訴他,他的兒子被襄公執掌了,而且襄公還對他懷有敵意。重耳聽到這個消息后,非常憤怒,決定立即進攻襄公。他的朋友勸他不要盲目行動,但重耳卻聽不進去,因為他的利益和私心使他失去了理智。最終,重耳的盲目行動導致了晉國的失敗,他也喪失了統治的機會。這個故事成為了利令智昏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利令智昏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具有形容詞功能的詞語組成。利令表示個人的利益和私心,智昏表示頭腦迷糊,失去理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追求個人利益,不顧大家的反對,真是利令智昏。
2. 這個領導為了爭取更多的權力,不擇手段,完全利令智昏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被金錢和利益蒙住了雙眼,頭腦變得迷糊,失去了理智的狀態,就是利令智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利益相關的成語,如“利欲熏心”、“利令智昏”、“利市三倍”等等,來加深對這些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為了得到更多的零食,不顧朋友的勸告,利令智昏地偷了一些。
2. 初中生:她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不顧身體健康,利令智昏地熬夜學習。
3. 高中生:為了進入理想的大學,他不擇手段地攀關系,利令智昏地追求個人利益。
4. 大學生:他為了爭取更多的實習機會,不擇手段地向老師獻媚,利令智昏地追求個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