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鍔
基本解釋
形似劍芒的豎立山石。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一》:“由其上轉罅梯空,穿石鍔上躋,其石片片懸綴,側者透峽,平者架橋,無不嵌空玲瓏。”
成語(Idiom):石鍔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性格和氣質堅定不易動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石鍔是由“石”和“鍔”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石指石頭,鍔指刀鋒。石鍔原指刀劍經過多次磨礪后,刀鋒變得非常鋒利,堅硬不易折斷。引申為人的性格和氣質堅定不易動搖,不怕困難和挫折,有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石鍔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和氣質堅定不易動搖,常用于褒義。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或挑戰時能夠堅持不懈,不輕易放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石鍔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晉書·裴楷傳》:“楷貞骨剛石鍔,有志于義,不以世事動也。”裴楷是晉朝時期的一位忠誠的官員,他的性格堅定不易動搖,不受外界干擾。后來,人們用“石鍔”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堅定不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是“石鍔”,沒有修飾詞或其他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石鍔之人,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堅持下去。
2. 她的意志堅定如石鍔,從不輕易改變主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石鍔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堅硬的石頭上有一把鋒利的刀鋒,表示一個人的性格堅定不易動搖。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堅定不屈、意志堅定相關的成語,如“堅定不移”、“堅持不懈”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石鍔一樣堅持學習,不怕困難。
2. 初中生:只有具備石鍔的意志,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取得成功。
3. 高中生:面對升學壓力,我要保持石鍔的性格,不輕易動搖。
4. 大學生:只有石鍔之人才能在創業的道路上克服種種困難,取得事業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