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楮
基本解釋
(1).信函。 宋 陳亮 《復陸伯壽書》:“方圖專馳尺楮上慶,遂成先辱,惶恐不可言。”《好逑傳》第十三回:“今 過老先生 乃不得已,只得親修尺楮,并不腆之儀,以代伐柯。”
(2).指篇幅短小的文字。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中:“庸人俗耳,見當世富貴崇高聲名赫赫者,莫不震而驚之,仰而慕之,皆欲得其尺楮寸箋,以為閭里光。”
成語(Idiom):尺楮(chǐ zhū)
發(fā)音(Pronunciation):chǐ z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小心謹慎,不敢大意。也形容言行謹慎,小心翼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尺楮是由“尺”和“楮”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尺指的是一種測量長度的工具,楮指的是一種木材,用來制作書籍。尺楮合在一起,比喻小心謹慎,不敢大意。也形容言行謹慎,小心翼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尺楮一詞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謹慎,小心翼翼。可以用于表揚他人的謹慎態(tài)度,也可以用于自我警醒,提醒自己要小心行事。例如在工作中,遇到重要的事情或是需要處理機密信息時,我們應該尺楮行事,確保不會出錯。此外,尺楮也可以指在人際交往中要小心言行,不得罪他人,保持謙和的態(tài)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尺楮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荀子·勸學》一書中。故事中,荀子是戰(zhàn)國時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在書中提到了一個寓言故事來解釋尺楮的含義。故事中,有一個人在書店買書時,他非常小心地挑選了一本書,生怕買到質(zhì)量不好的書。他用尺子測量了書的大小,用楮紙試驗了書的質(zhì)地,最后才決定購買。這個故事告訴人們要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小心謹慎,不敢大意。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尺楮是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工作總是尺楮謹慎,從不馬虎。
2. 在面對重要決策時,我們要尺楮行事,不能草率從事。
3. 她是一個非常尺楮的人,從小就學會了小心翼翼地對待每個細節(ji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尺子和木材來記憶尺楮這個成語。想象在測量一個木材的長度時,我們需要非常小心謹慎地使用尺子,以確保測量的準確性。這樣的聯(lián)想可以幫助記憶尺楮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成語故事、文章或是聽取相關的講解來進一步學習尺楮這個成語的用法和意義。此外,也可以嘗試在寫作中運用尺楮這個成語,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考試前,我會尺楮復習,以確保不會出錯。
2. 初中生:在與同學相處時,我們應該尺楮言行,避免沖突的發(fā)生。
3. 高中生:我發(fā)現(xiàn)在準備大學申請時,尺楮選擇合適的專業(yè)非常重要。
4. 大學生:在實習期間,我會尺楮處理每一個工作任務,以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