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舌
成語(Idiom):試舌
發音(Pronunciation):shì s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試探對方的口風,試探對方的言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試舌原指用舌頭試探食物的熱度,后引申為試探對方的口風。成語“試舌”表示試探對方的言辭,以了解對方的真實意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試探對方的言辭,特別是在辯論、爭辯、交涉等場合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范陽賈文申傳》中有一則故事。賈文申是晉朝時期的一位名將,他曾在一次會議上試探對方的口風,用舌頭舔了一下自己的手指,然后說:“我今天吃的是鯉魚。”其他人聽后紛紛表示:“我今天也吃的是鯉魚。”賈文申聽到這些回答后,知道他們都是在試探他的口風,于是他笑著說:“我剛才只是試舌而已,并沒有說我吃的是鯉魚。”從此,人們就用“試舌”來形容試探對方的口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動詞“試舌”+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會議上,他試舌了一下領導的口風,然后才決定自己的立場。
2. 在交涉中,雙方試舌不斷,爭取更好的利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賈文申試舔手指的場景,以及其他人試探他口風的情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交涉、辯論相關的成語,如“言簡意賅”、“彈指之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在課堂上試舌同學們的答案,看看誰做對了。
2. 初中生:在辯論賽中,我試舌對方的觀點,找出他的漏洞。
3. 高中生:面對復雜的問題,我們需要試舌各種觀點,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
4. 大學生:在社交場合中,我們常常需要試舌他人的言辭,以了解他們的真實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