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俗
基本解釋
◎ 禮俗 lǐsú
[etiquette and custom] 禮儀習俗,指婚喪、祭祀、交往等各種場合的禮節
英文翻譯
1.etiquette and custom
詳細解釋
禮儀與習俗。《周禮·天官·大宰》:“六曰禮俗,以馭其民。”《三國志·魏志·王粲傳》“ 瑀 子 籍 ,才藻艷逸,而倜儻放蕩”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 籍 曠遠不羈,不拘禮俗。” 明 唐順之 《救荒渰記》:“嗟乎!使有力者皆如君,其所以興起禮俗而有裨於國家休息生養之效豈小也哉!”
成語(Idiom):禮尚往來(lǐ shàng wǎng lái)
發音(Pronunciation):lǐ shàng wǎng l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對待他人應該有禮貌,別人對你也會同樣禮貌地對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禮尚往來是指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應該互相尊重、互相禮貌。如果你對別人友好、禮貌,別人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應你。這個成語強調了人際關系中的互惠原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與他人交往時,我們應該遵循禮尚往來的原則。無論是與朋友、家人、同事還是陌生人的交往,都應該彼此尊重、友善、禮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禮尚往來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禮記·曲禮上》中。它來源于中國古代的禮儀文化,強調了人們在交往中應該互相尊重、友善、禮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禮尚往來由三個漢字組成,每個字的意思分別是禮(禮貌)、尚(重視)和往來(互相來往)。這個成語的結構簡潔明了,形象地表達了人際交往中的互惠原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國際交往中,禮尚往來是建立良好關系的重要原則。
2. 他對待每個人都非常禮貌,因為他深信禮尚往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在一個禮堂中,與他人互相交流時,大家彼此禮貌、友善,遵循禮尚往來的原則。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的禮儀文化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禮尚往來相關的成語,如“以禮相待”、“禮貌待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學會了禮尚往來,所以我對老師和同學都要友好、禮貌地對待。
2. 初中生:在班級里,我們要互相尊重、友善,因為禮尚往來是建立良好班級氛圍的重要原則。
3. 高中生:在面試時,我會注意禮尚往來的原則,對面試官保持禮貌和自信。
4. 大學生:在社交場合中,我會遵循禮尚往來的原則,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